唐朝转折点是黄巢起义吗

作者:本站原创 -
唐朝转折点是黄巢起义吗

大家好,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唐朝转折点是黄巢起义吗的一些知识点,和黄巢起义的原因、经过和结果的问题解析,大家要是都明白,那么可以忽略,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,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,下面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吧!

本文目录

  1. 为什么说黄巢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
  2. 黄巢和安史之乱的区别
  3. 黄巢起义的原因、经过和结果

[One]、为什么说黄巢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

黄巢起义是指发生在唐朝晚期(公元874年-884年)的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。这次起义由农民领袖黄巢发动,以反对唐朝政府的腐败和压迫为主要目标。

黄巢起义对唐朝产生了重大影响,可以说是唐朝名存实亡的一个标志。以下是几个主要原因:

1.内外交困:黄巢起义发生时,唐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。内部,政府腐败严重,官员贪污横行,社会秩序混乱;外部,则面临着边疆战乱、各地割据势力崛起等问题。这使得唐朝政权难以有效应对和镇压起义。

2.政权削弱:黄巢起义给予了唐朝政权沉重的打击。虽然最终起义被平定,但这场战乱导致了国力衰退、人口减少、经济崩溃等问题。同时,由于官员无法有效管理地方事务和治理民众不力,导致许多地方出现了分裂和割据现象。

3.对中央权威的破坏:黄巢起义对唐朝中央政府的权威造成了严重破坏。起义期间,许多地方军阀和割据势力抓住机会扩张势力,对唐朝中央政府形成了直接威胁。这导致了唐朝政权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性和控制力的丧失。

综上所述,黄巢起义使得唐朝政权进一步衰弱,无法恢复其过去的辉煌。虽然唐朝在名义上仍然存在一段时间,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全国范围内的有效控制,因此被认为是名存实亡。最终,在公元907年,唐朝正式灭亡。

[Two]、黄巢和安史之乱的区别

二者性质不同。黄巢起义是农民为反对唐朝压迫剥前而举行起义,目的是要推翻唐朝统治。安史之乱是统治阶级内部安禄山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,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。

[Three]、黄巢起义的原因、经过和结果

〖One〗、唐朝自618年建国以来,一直在突厥、沙陀、吐蕃等少数民族的骚扰下生存,曾经有过一段强盛时期,但总体而言繁荣强盛只是一段传说。唐朝的皇帝曾三番五次地被驱逐出西安,去过凤翔,也跑到过洛阳,还一度到过成都避难。到唐朝末年,更是风雨飘摇。

〖Two〗、除了外部原因,人的因素更重要。自唐高祖李渊以来,唐朝皇帝加上武则天全算上有25个,得风疾的据统计有7个,高祖、太宗、高宗、顺宗、穆宗、文宗、宣宗,这是一种遗传病。另外唐朝皇帝爱炼丹,死于炼丹的有5个,太宗、宪宗、穆宗、武宗、宣宗。遗传病加上炼仙丹,共有9个人,这其中很多人都是有能力的,最关键的武宗和宣宗之后,可以说一个不如一个,唐朝败落的大局已无可挽回。

〖Three〗、历史来到874年,农民起义开始了。前文已说明唐朝末年的风雨飘摇,资治通鉴说起起义的原因,有一段话。

〖Four〗、“上(唐僖宗,当时12岁)年少,政在臣下,南牙、北司互相矛盾。自懿宗以来,奢侈日甚,用兵不息,赋敛愈急。关东连年水旱,州县不以实闻,上下相蒙,百姓流殍,无所控诉,相聚为盗,所在蜂起。州中兵少,加以承平日久,人不习战,每与盗遇,官军多败。是岁,濮州人王仙芝始聚众数千,起于长垣。”这是当年的直接原因。

〖Five〗、王仙芝(?-878年),濮州(今山东鄄城)人。黄巢(820年-884年),曹州冤句(今山东菏泽)人。他俩都是贩卖私盐的。资治通鉴记载,黄巢“善骑射,喜任侠,粗涉书传。”

〖Six〗、因为司马光等史学家的个人立场,对于黄巢的描写往往吝于笔墨,在资治通鉴中分的很散,而且有添油加醋的嫌疑,但大概还算客观。

〖Seven〗、黄巢于875年加入到王仙芝的农民起义浪潮中。黄巢农民起义可分四个阶段,第一阶段自874年至878年,黄巢与王仙芝从山东打到河南、安徽、湖北。在黄河以南、长江以北绕了个大圈。期间因王仙芝想接受唐朝招安,黄巢还殴打了他。在打到湖北黄梅时王仙芝被曾元裕部所杀。

〖Eight〗、第二阶段自878年至879年,王仙芝余部与黄巢合兵,从攻击开封转而向东、向南过长江,绕道江西赣州、安徽宣城,自杭州开山路七百里,878年底攻下福州,879年农历九月攻下广州。呆了一个多月,军队得了瘴疫,大概是疟疾等急性传染病,损失[Three]、四成兵力。没办法水土不服。

〖Nine〗、第三阶段自879年至881年,黄巢军从广州出发北伐,绕道桂州,“编大筏数十,乘暴水,沿湘江而下”,到达长沙、荆州。在攻襄阳时,刘巨容与曹全晸(zhěng)共守荆门,并伏兵大破黄巢军,俘斩什七八。黄巢沿长江向东逃散。有人劝刘巨容宜将剩勇追穷寇,可以一举全歼黄巢军。此时刘巨容说:“国家喜负人,有急则抚存将士,不爱官赏,事宁则弃之,或更得罪。不若留贼以为富贵之资。”所谓佣兵玩寇。

〖Ten〗、此后黄巢军势复振,攻克鄂州,“转掠饶、信、池、宣、歙、杭十五州众至二十万”。在与高骈周旋之际,黄巢在采石(今马鞍山)渡过长江,围攻天长、**(今南京北),攻泗州(今泗洪),大军直指洛阳而去。880年十一月攻下洛阳。马不停蹄连下陕州(今三门峡)、潼关、华县。黄巢十二月攻到长安时,唐僖宗早已仓皇跑到骆谷(今周至),凤翔节度使郑畋劝去凤翔,不听,往成都跑了,昼夜不停,沿路都是赶不上趟的随从,毫无抵抗。881年黄巢杀唐宗室在长安者无遣类,称帝,建国号大齐。

1〖One〗、第四阶段881年至889年,郑畋传檄天下藩镇,合兵讨黄巢。此时黄巢派朱温扼守东渭桥,把持东方大门。881年四月黄巢受唐弘夫屯渭北、王重荣叛变屯沙苑、王处存屯渭桥、拓跋思恭屯武功、郑畋屯盩厔(zhōuzhì,今周至)三面包围,率众向东突围到霸上,见唐军不整,又杀了个回马枪,杀唐军什八九,因怒民助唐军,屠杀长安百姓。

1〖Two〗、黄巢此时没有稳住阵脚,东打一枪,西放一炮。形势慢慢发生了变化。882年,四处兵马集结,这时朱温见风使舵,背叛黄巢,投靠了刚投靠朝廷的王重荣。矬子里面选将军,唐僖宗可把朱温当了个宝贝。883年正月李克用在沙苑大败黄巢弟弟黄揆,并进逼华州(今华县)不时派兵到长安骚扰。黄巢开始考虑退路,“发兵三万扼蓝田道”。

1〖Three〗、四月李克用大败黄巢军于渭南,并帅军挺进长安。黄巢“焚宫室遁去”,“官军暴掠,无异于贼,长安室屋及民所存无几”。黄巢经蓝田入商山,攻蔡州(今驻马店汝南县),节度使秦宗权投降。攻陈州(今周口市淮阳县)时,刺史赵犨(chōu)严防死守,眼看围攻不下,黄巢怒,贼掠人为粮,碾人为食,号称“舂磨寨”。

1〖Four〗、黄巢围攻陈州近三百天,惨烈消耗战。884年四月因李克用调兵来解围,黄巢退军,路遇朱温,朱温逃跑。正好赶上五月下大雨,李克用在中牟大败黄巢,过黄河后一路追杀到封丘,大败黄巢军。黄巢屋漏偏逢连夜雨,偏偏又赶上了大雨,一路向东逃到兖州,李克用竟然又追他到老家冤句。六月黄巢到达泰山狼虎谷(今山东莱芜西南),为外甥所杀。

1〖Five〗、黄巢结束了戎马一生。黄巢死后,部下秦宗权886年在蔡州称帝,接替大齐国号。秦宗权混战三年后,于889年被斩于长安独柳之下。唐朝末年的黄巢农民起义最终失败。

关于唐朝转折点是黄巢起义吗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能帮助到您。

相关推荐: